2008年8月1日 星期五

股神巴菲特投資法

之前有簡單分享過一篇巴菲特的投資法則
但是在這邊看到專訪再度貼出來巴菲特的投資法
我想大家應該有聽過但是 做不到的多半比較多
不過我個人的觀點是一定要設定停損點不行就要認賠出
不要想說還會漲~因為會跌一定還會跌(不過這個真的很難)
JJ


五日清晨,美國中西部小鎮奧馬哈(Omaha),雷雨閃電交加,
但在城裡體育館入口,擠了一長條動也不動的人龍。 他們堅持要「朝聖」。
這天,被稱為「奧馬哈先知」(Oracle of Omaha)、美國股神巴菲特(Warren Buffett)所掌理的波克夏.海瑟威控股公司(Berkshire Hathaway)舉辦年度股東大會。這群巴菲特迷,無論如何都要擠進座位有限的會場,要從股神口中,
抓出一絲未來選股、投資的端倪。 全球投資人都領教過巴菲特的選股功力。
譬如他近來共動用五.七億美元,陸續購入三四八萬股韓國浦項鋼鐵的股票,
市值已高達一一.五八億美元,成長幅度超過一倍。 事實上,當巴菲特考慮買一家公司的股票,他花很多時間分析,如同要合併一家公司般的檢視公司的主要業務,輔以他行之多年的價值投資法則。 「投資時,要把自己當成企業分析師,
而不是市場分析師或總體經濟基分析師,更不是證券分析師,」巴菲特曾說。
美國著名基金經理人彼得.林區在《勝券在握》一書提到,「巴菲特強調成功投資的重要因素,取決於企業的實質價值,和一個合理划算的交易價格。他不在意最近或未來股市將會如何運作」。 從不投資自己不了解的企業 打開巴菲特投資的公司名單,橫跨美、亞洲,也像八爪章魚般從零售、能源到金融、保險等,
包括去年收購以色列ISCAR金屬切割公司、浦項鋼鐵,在香港H股掛牌的中石油,可口可樂、美國運通、特易購、穆迪公司、WhiteMountains保險公司、
富國銀行、寶鹼等。 名單中不見這些年熱門的高科技股。因為巴菲特從不投資自己不了解的企業,或者在他「競爭優勢圈」(Circle of Competence)外的企業。他所謂的競爭優勢圈,都是自己專精、樂於研究的產業。 這位七十六歲,
今年三月榮登《Forbes》雜誌美國第二大富豪,至今依舊住在三十多年前用三萬多美元買下的房子,逢人就推薦自己最愛喝的櫻桃可樂,巴菲特掌握什麼投資心法? 在八月份的《美國新聞與世界報導》分析,他的投資心法正和他的生活原則一樣,「簡單專注」。 心法一 不做賠本生意投資的第一法則,就是不要賠錢,第二法則是不要忘記第一法則,」這是巴菲特主義(Buffettism)最經典的一句話。 巴菲特最大的成就,就是從一九六五年到二○○六年,歷經三個熊市,
他掌理的波克夏只有在二○○一年跌價過,(但當年依舊榮登SNP500)。
心法二 不要陷入盈餘迷思 巴菲特判斷一家公司財務的重點,並不是一般投資人關注的每股盈餘(EPS),而是「股東權益報酬率」(ROE)。 巴菲特認為,EPS並不能說明什麼,因為它無法反映股東過去投資了多少,然而股東們在一家公司投資愈多,公司盈餘應該要愈多。所以他選擇以ROE衡量企業獲利能力,也就是每個股東能分到多少公司的毛利。譬如巴菲特持有的可口可樂公司的股票,這家公司的ROE超過三○%、美國運通有三七%。
心法三 判斷未來發展性 巴菲特迷封他為「奧馬哈的先知」,不是沒有道理的。 他檢測一家公司的體質,是看好它未來二十五年的發展性。芝加哥Ariel資產管理公司主席羅傑斯(John Rogers),在八月份的《美國新聞與世界報導》中指出,「他常說,看事情要從車窗往前看,不是從後照鏡看」。 巴菲特精算企業實質價值(intrinsic value),還有這些企業能否以顯著的價值折扣購得。 像巴菲特今年買進兩家股票表現不佳的美國鐵路公司Burlington Northern和Union Pacific,
都是投資人不看好的公司。但這兩家公司今年至今,股數分別增加了一八%和三四%。 心法四 專注有「護城河」的企業 預測未來有風險性,因此巴菲特總是喜歡選擇有寬廣「經濟護城河」(economic moat)的企業。他非常關注一家企業長期的競爭優勢,藉此保障他的預測。 這也說明為什麼一九九○年代,巴菲特拒絕投入科技股,因為當時看不到哪家公司有足夠寬廣的護城河,「這超出我所了解的層面,」當時巴菲特並非如外界所言,刻意忽略科技股,而是他認為科技技術汰舊換新的速度太快,很多公司創造的競爭優勢只有十八個月。 心法五 要下籌碼,就下大一點 大多數價值型投資人,天性比較保守。根據美國晨星公司(Morningstar)追蹤,平均這類基金經理人,將自己的籌碼分散在一四六檔不一樣的股票。但是,這不是巴菲特的做法,股神將自己六十二億美元的資金,
集中投資在四十五家公司股票上。 事實上,巴菲特投注在前十檔股票的資金,
佔他投資組合的九成。「不要動不動就揮棒,如果要揮,在你的圈裡揮,」
他告誡過投資人。 根據晨星公司統計,持有五十檔以下股票的價值型股票基金,報酬率表現在過去三年到十五年的期間,比持有超過五十檔股票的基金來得好。當然,籌碼集中,風險自然高,投資人對自己的選擇在未來的表現,必須有極度的自信。 心法六 不要害怕等待 如果你試圖學巴菲特在股市大動作揮棒,你有很大的出局風險。 巴菲特的法則是,「不要輕易揮棒,要揮棒也不要打到壞球」。
他曾經引述美國紅襪隊強棒威廉斯(Ted Williams)的話,「當個好打者,
你必須選好球來打」。 遇到真正的好球前,巴菲特寧可緊握現金,也不輕易出手,「他比大多數的投資者都看得清楚,手上有大量現金,並不一定就會減損公司表現,現金是一種策略型資產,」紐澤西基金公司Fairholm Fund共同經理人波可維滋(Bruce Berkowitz)指出。 事實上,現金部位佔了波克夏投資配置中的一八%。這並不代表巴菲特不想投資獲取更大的獲利。
他深信,「貪婪是好的」,但要有足夠的耐性鍛鍊貪婪,
「你要在別人恐懼時展現貪婪,在別人展現貪婪時,你要恐懼」。
【天下雜誌378期 打造財富力】

NAC神經鏈學

人成功的速度~
完全取決於情緒的調整的速度!~
而情緒調整的唯一標準就是保持在顛峰狀態!!
而情緒的改變的力量三大方法~
1.肢體動作
2.焦點
3.詞彙的力量Make you move!~
大部分的人都高估自己一年能做的事情,而大部分的人都低估自己十年能做的事情!你不可能,不代表別人不可能!!
你不知道,不代表別人不知道!!

JACKY

放大你的格局,人一輩子要有一次壯遊

TRY IT DO IT GET IT 大家加油^^ JUST DO IT!!!!~~~ JJ 放大你的格局,人一輩子要有一次壯遊 有一種旅行,
方法很貧窮,卻可以改變人的一生。這種旅行,
西方從16世紀末傳承至今;中國卻已失落數百年。
那就是Grand Tour──壯遊。培養獨自「闖」的能力,
才能開創個人與國家的競爭力。 去年十一月中旬,
英國《泰晤士報》以超過十萬英鎊(約合新台幣六百四十萬元)的代價,
掛名贊助英國「空檔年大展」(The Gap Year Show)。
什麼是「空檔年」?它有多重要?從兩位英國王子身上,就可得知一二。
英國威廉王子在入讀大學之前的空檔年,以十個月的時間,
到智利參與當地扶貧的義工服務,扛木頭、劈木柴、教英語、
洗馬桶。形象欠佳的哈利王子,也曾在他的空檔年前往澳洲及非洲遊歷,
期間,他在飽受愛滋病困擾的南非小國賴索托停留八週,以手提攝影機,
完成一部紀錄片「被遺忘的國度」。二十歲生日當天,這部影片在英國ITV電視台播出。 傳統上,空檔年就是歐洲年輕人「轉大人」的階段,
他們絕大多數是藉由出國壯遊(Grand Tour),來完成這項成年禮。
同樣是二○○六年,八月的一個下午,梳著大辮子、身披納西族七星羊皮背飾的中國雲南省麗江市副市長楊一奔,帶著她的新書《地球一奔:一個納西女人的環球之旅》,出現在上海書展。 環球第一人潘德明 徒步、騎車,
七年走過八萬公里 一九九八年,楊一奔參加了「潘德明環球足跡考察尋訪團」。二十幾位文化界人士,開著四輛車,走過八萬公里,以壯志環遊世界一周。
他們住在三十噸貨車改裝的宿營車上,喝不到熱水,吃不到蔬菜,一路顛簸前行。一年半下來,倒的倒,逃的逃,只剩下兩位堅持到最後。其中之一,
就是楊一奔。 近幾年,中國大陸的媒體、體育界又開始重提潘德明。
《地球一奔》的出版,兩代環球壯遊再度引起矚目。因為,全世界第一位以雙腳徒步、騎車,完成環球壯舉的人,就是中國的潘德明。
一九三○年,上海青年潘德明為洗雪「東亞病夫」之恥,決心環繞地球一周。
過程中,他始終隨身攜帶一本四公斤重的《名人留墨集》,包括印度的甘地、
泰戈爾等世界名人,都曾在其上簽名。法國總統萊伯朗(Albert Lebrun)、
美國總統羅斯福也接見了他,並贈金牌。七年後他剛回國,旋即爆發七七事變,這麼偉大的事蹟就此湮沒在板蕩的亂世裡。 其實,青年旅行不是現代專有的活動,自古有之。當時,有一個專有名詞「壯遊」。 壯遊,指的是胸懷壯志的遊歷,包括三個特質:旅遊時間「長」、行程挑戰性「高」、與人文社會互動「深」、特別是經過規畫,以高度意志徹底執行。壯遊不是流浪,它懷抱壯志,具有積極的教育意義。它與探險也不太相同,壯遊者不侷限於深入自然,
更深入民間,用自己的筋骨去體驗世界之大。 這名詞源自唐朝,那是一個壯遊的時代。高僧玄奘到天竺(印度)取經,就是古今中外最知名的壯遊之一;連詩聖杜甫都曾在蘇州準備好船,差點東遊到日本,他自傳性的「壯遊詩」就寫道:「東下姑蘇台,已具浮海航。到今有遺恨,不得窮扶桑……」也因為這首詩太有名,留下「壯遊」一詞。 「中國曾經有很長一段時間有很偉大的壯遊文化,
真的是了不得!」年輕時代也曾在歐洲壯遊的藝術評論家蔣勳指出,
唐朝詩人王維寫的詩,「回看射雕處,千里暮雲平」,那是真的在邊塞打獵的。「你看李白,他是吉爾吉斯人,可以跑這麼遠到大唐朝來。所以他們的詩,
有一種豪邁,有一種氣度,它不是書房裡的詩。」 巧的是,在歐洲也有一種旅行叫「Grand Tour」,恰恰好可以譯成壯遊。 十六世紀末,英國貴族子弟流行在學業結束後,與一位家庭教師或貼身男僕,渡過英吉利海峽,到巴黎、羅馬、
威尼斯、佛羅倫斯等歐陸城市進行壯遊。除了探索文化的根源,這場旅行還有個很重要的吸引力——它是一場擺脫了父母束縛又興味盎然的文化盛宴。
到了十九世紀,壯遊已經變為歐洲菁英的成年禮,針對這段壯遊時光,
出現了一個專有名詞「The Gap Year」(空檔年)。 如今,西方壯遊風氣仍盛,但壯遊的地區已擴展到全世界。二○○四年十月,《國家地理》子刊《旅行者》(Traveler)的二十週年紀念特刊「新壯遊」(The New Grand Tour),
就提出了二十一世紀新壯遊的方式:環遊世界八十個景點。 壯遊也仍是西方國家,尤其是歐洲教育中重要的一環。根據英國教育暨訓練部的一份報告,
英國目前有二十萬到二十五萬介於十六到二十五歲之間的年輕人,正處於空檔年當中。 報告認為:「空檔年」可增加外語能力,提升個人競爭力,包括獨立精神、人際關係、解決問題的能力、自我約束力、溝通能力。更重要的是,
許多人因此找到人生的方向,那是完成自我的最大動能。 台灣高鐵董事長殷琪的偶像切‧格瓦拉(Che Guevara),是推翻古巴親美獨裁政權的革命家。
他要不是在醫學院四年級時,和一位學長騎著重機車,展開了為期九個月,
穿越五個國家的萬里壯遊,日後可能只是一個歷史上沒沒無聞的小醫師。
格瓦拉父親日後出版他那本《革命前夕的摩托車日記》,在前言寫道:
「他旅行,不是為了像一般遊客那樣,尋找景色怡人的地方拍照留念,
而是為了在沿路的每一個拐彎處體驗民生疾苦,並探尋這些疾苦的源頭。
他的旅行是一種社會考察。」 中國最偉大史家司馬遷 二十歲遍遊九省,
用腳寫《史記》 史上最偉大的歷史作品之一《史記》,也是在司馬遷的壯遊後完成。司馬遷是其父太史公司馬談刻意栽培的接班人。他從十歲開始讀萬卷書,
父親為他延請當時大儒孔安國、董仲舒為師;二十歲那年,司馬談給他一輛馬車,指導他有目的、有計畫的到廣闊社會中實地考察,接觸壯麗河山和四方之民的生活習俗,並蒐求歷史傳說與各種史料。司馬遷圓滿的完成了這次學術旅行,「讀無字之書,稟山川豪氣」,最後終於能「究天人之際,通古今之變,
成一家之言」(見另文:司馬遷壯遊路線圖)。 要不是壯遊來到中國,
廣為《華爾街日報》、《紐約時報》和《國家地理雜誌》等撰稿的Peter Hessler(何偉),可能還像大學時代一樣寫著風花雪月、童年往事。 何偉從就讀牛津大學研究所開始,背著睡袋、帳棚,遊歐洲三十國。畢業後,他從捷克首都布拉格出發,分水陸兩路壯遊,以六個月時間從俄國經中國到泰國,跑完半個地球。
對這個世界有了深刻的了解與獨到的觀察,一九九八年,他所寫的《消失中的江城》一推出,即獲得「奇里雅馬環太平洋圖書獎」;最新旅遊文學著作
《甲骨文》,也榮獲美國二○○六年「國家圖書獎」非小說類提名。 壯遊的價值,在於對於人的改變。古今中外,有太多例子是經歷壯遊而改變人生,
甚至提升人類的文明。三、四百年來,西方社會的壯遊傳統,已經沉澱到社會的最底層。中時旅遊第一個「玩家帶路」的國際專業導遊張榜奎表示,當這些原本價值觀單一的年輕人,看到世界各地不同的人、行為、社會規範時,會省思:「我們的標準就是真理嗎?」 何偉認為,若是有更多美國人曾在世界各地壯遊,「了解那塊地方的歷史、文化,那麼今天就不會發動攻打伊拉克的戰爭。」
他指出,有壯遊傳統的歐洲,比美國更接受聯合國這種國際組織,也更有世界和平的共識。 回頭來看中國,蔣勳感慨表示,我們的文化老了,失去了走出去的勇敢。「我覺得中國從鄭和以後輸掉的,就是那個走出去的精神。」 根據史書,
明成祖在位時(西元一四○二至一四二四年),是中國歷史上最富庶的時期之一。山河探險協會理事長徐海鵬指出,當時米倉的米,多得都發了霉;
錢用不完,串錢的繩子都爛了。然而權力鬥爭,使得明成祖長子仁宗即位後,
竟以「經濟空虛」,放棄全球海上霸主的地位,將七次出海檔案全部燒毀,
還頒布「片板不得入海」、「沿海居民內移一百華里」的敕令。 「明朝實行鎖國政策後,國勢開始往下滑,民國初年到達谷底。」徐海鵬惋惜的說,
中國雖然不乏壯遊的前輩,但從此探險、壯遊的精神喪失,在一九○○年前後半個世紀國力最弱時,不僅在探險的領域缺席,還成為其他國家探險的對象。
「壯遊代表一個國家、民族的開創精神。缺乏這股精神,富不過三代,國家也會改朝換代。」 今天的中國,已有意重溯壯遊傳統。二○○六年十一月二十日,中國三十六位學者、媒體、企業家,花了四十天時間,駕駛越野車隊穿越亞洲八國,抵達印度的那蘭陀。這是為了慶祝「中印友好年」,重走玄奘之路的「中國精神追尋之旅」。 「中國有意識的要恢復他的生命力。」蔣勳指出,
中央電視台這幾年大量報導這些活動。「最遺憾的是台灣。當年能夠突破海禁來台的,都不是等閒之輩,我們是最有壯遊背景的。」 單騎走天涯胡榮華 花三年騎過六大洲、四十國 台灣早期確有壯遊精神。台商英語不通,卻敢拎著一個小提箱,帶著樣品全世界跑商展、拜訪客戶。留學生在松山機場揮淚告別父老,非衣錦不還鄉。 一九八○年代,台灣更出現真正的壯遊風潮。一九八四年,胡榮華以三年一個月的時間,騎著他的自行車「藍駝」穿行除了南極大陸以外的六大洲、四十國,總騎程比地球赤道一周還長。「那時台灣經濟剛起飛,社會上一股走出去的雄情壯志。」現在經常指導後進的胡榮華,是台灣近代壯遊第一人。 一九八六年,王瀚橫渡直布羅陀海峽。一九八七年,《自立晚報》舉辦「四壯士環球徒步」活動,以兩年的時間,負重徒步二十二個國家,完成環球徒步一萬五千公里的壯舉,後來出書《走出地平線》。後來,雖然還有單車環球騎士陳守忠等,但壯遊的時間和距離,都無法超越最早的胡榮華。 「救國團過去辦的活動,學生搶破頭;現在辛苦一點的像健行,名額都很難招滿,背包要用車運到下一站。」胡榮華認為,時下的年輕人確實比較嬌慣。 「我們的教育太強調『書中自有黃金屋』,不鼓勵年輕人在真實環境中超越自我。」他指出,人口結構改變也有影響。「現在每個家庭都生一、兩胎,每個都是父母的小太陽。不像以前,
我們好像跟大自然生生相息。」 「壯遊文化在台灣社會裡失落了。」蔣勳從儒家「父母在,不遠遊」的文化根底分析,華人的文化裡,貧窮的時候,是能夠闖的,可是一旦富有,就過度保護子女。「下一代失去了闖的能力,很容易腐敗掉,我覺得我們的競爭力都會失去。」 焊接技士黃進寶 兒子休學,全家騎鐵馬露營環球 也因此,雲門舞集林懷民以自己的獎金,推動藝術人的「貧窮旅行」;創辦山河探險協會的徐海鵬,以十年時間,計畫帶領年輕人重走成吉思汗與鄭和的路上與海上絲路。一九九九年至二○○二年,他們完成首部曲「尋找成吉思汗遠征隊」,現在正進行他的第二部曲——使用中國木造帆船,重溯鄭和航跡。
每個人,一生中,都值得有一次壯遊,不管你有沒有錢。有錢人如全世界片酬第二高的英國影星伊旺.麥奎格(Ewan McGregor),沒錢者如台灣電焊技術士黃進寶,都是實踐者。 二○○二年七月,黃進寶和同為焊接員的妻子楊麗君,
帶著建國中學三年級的大兒子黃建家、弘道國中三年級的小兒子黃琮富,暫停工作和學業,以十三個月的時間,完成「鐵馬家庭環球行」。 他們經濟不佳,
但爸爸黃進寶決定效法窮和尚只靠一缽一鞋就上路的精神,不僅睡民宿、學校、帳棚,甚至在清真寺、警察局都有過夜經驗。一路上,大兒子負責英語交涉與文字記錄、小兒子負責採購補給、爸爸負責帶隊修車、媽媽負責洗衣煮飯。
四人同心協力,以不甚流利的英語,克服了簽證、食宿、異文化造成的誤解等問題。 一路下來,孩子得到許多寶貴的歷練,變得成熟、自信。黃建家曾在奧地利街頭表演扯鈴,賺到第一筆賣藝錢三十歐元(約合新台幣一千二百元);
他們在伊朗差點被假警察搶,卻也在德國帕梭市(Passau),由副市長親自解說,帶全家參觀著名建築。在許多人的關懷幫助下,這個平凡的家庭竟然真的圓夢。 「星際大戰首部曲」中飾演「歐比王」的伊旺是二○○五年度全球片酬收入僅次於湯姆.克魯斯的男明星,他的片酬收入折合新台幣高達十一億八千萬元。儘管伊旺的每一秒鐘都昂貴如黃金,但二○○四年四月,當時三十三歲的他暫別繁華,與友人騎摩托車,從倫敦出發,途經比利時、烏克蘭、俄羅斯、蒙古,
並向東渡海到阿拉斯加,抵達紐約,遊歷三萬二千公里。兩人一路上歷經無數驚險,入境烏克蘭後還曾被請到黑道大哥家中作客。 這些困境讓伊旺認識自己的極限:「我懂得為每一天而活,自由得像站在路邊的那一排老鷹,我感謝這片有魚子醬、石油及黃金的大地,教會我這點。」「這是我這一輩子做過最棒的一件事。」伊旺回憶。 一直歆羨十七世紀英倫人士壯遊歐洲的建築師姚仁祿,
最近在他的部落格上發表一篇文章,引用默劇電影明星約翰.巴里摩
(John Barrymore)的話:「人不會老去,直到,悔恨取代了夢想。
(A man is not old until regrets take the place of dreams.)」 該用這句話,
鼓勵自己,去壯遊。

*如何規畫自己的壯遊 第一,鍛鍊強健的身體。這是離家最重要的本錢。
以山河探險協會理事長徐海鵬為例,他從二十年前全球健行回國,就不間斷的保持每週運動至少兩、三次的習慣,在日記本上記錄,每年統計。去年,他的運動天數共一百一十天,達到最低標。
第二,兼顧現實與理想,將壯遊計畫分段完成。環遊世界,分二十年進行,也是一種壯遊。
第三,找一條與歷史文化有關的路線,深入探訪當地文化,會更用心去壯遊,否則每天吃三餐、走路,旅程就這樣平白過去。
第四,盡所有的可能,利用現代高科技產品。和古人相比,我們在野外的生存能力大為退化。所以,藉由高科技產品輔助,可以掌握天氣、方位,例如GPS(全球定位系統)、衛星電話、筆記型電腦無線上網。
第五,一定要做記錄。同樣走出去,有人變旅行家,有人只是過客,差別在於有無記錄。尤其是壯遊,多半是少有人走過的路線,留下文字、圖片紀錄,可以幫助後來者。
第六,要有風險意識,但也不要太緊張。 一位背包族網友表示:「相信我……你只要解決從機場出關,一直到坐車抵達住宿點。這一段路,你就已經克服八○%以上的恐懼了。」 每天給房租(因為背包客流動性高,隨時出發),先住兩、三天熟悉環境。記得打扮得像個窮學生,讓人對你不會興起偷、搶的念頭。錢先在銀行換好,護照拷貝,放在衣服內的貼身腰包。 壯遊就是準備接受挑戰,一位網友說得好:「如果被騙、被搶不要生氣,學習都是要交學費的。這些是在家、在學校學不到的。」

外面的世界很精采?

最近常常有人MSN我
為什麼 要去澳洲打工度假?
去了我又能得到什麼?
不會很浪費時間嗎?
那我該準備什麼計畫呢?
等等等
====================
之前常聽的一首歌
張學友跟周迅演的 "如果 愛"裡面的一首歌(外面)

*外面的世界很精彩
 我出去會不會失敗
 外面的世界特別慷慨
 闖出去我就可以活過來*

#留在這裡我看不到現在
 我要出去尋找我的未來
 下定了決心改變日子真難捱
 吹熄了蠟燭願望就是離開

 外面的世界很精彩
 我出去會變得可愛
 外面的機會來得很快
 我一定找到自己的存在
 一離開頭也不轉不回來#

這首歌
透露出現在的人
背負著壓力(?~) 或者擔心太多
不肯離開目前的舒適圈

我相信 去了 澳洲 不代表 你以後的人生 會一路順暢~
也有可能會讓你在澳洲 遇到了一背子刻苦銘心的事情也說不定!
有可能會在國外 發生了很多事情
但是~這都是學習的機會
只要活著 什麼都是賺到的
經驗就是無價

給即將前往澳洲 以及 猶豫不決的同學
加油

JJ

2008年7月31日 星期四

想買XX連動債?先搞清楚你買的是什麼產品!~

國內法令未臻完備,而銀行與客戶之間強烈的資訊落差,這個讓理專、銀行賺飽手續費的當紅商品,所衍生問題才正要引爆。

為什麼不知道?因為每一檔連動債賠多少?賺多少?數字全拿不出來。
這個正夯的商品,讓理專、銀行手續費賺得口袋鼓鼓,但投資人到底戰況如何,外界不得而知,多少投資人的退休金、血汗錢,恐怕只有李賢源口中一句,「我猜賠了不少吧?」
連動債的問題不僅於此,財金智慧教育推廣協會理事長周杏娟說,連動債就像過新年時,百貨公司門口排隊買的「福袋」,許多買的人不知道裡頭賣什麼寶貝,只是買個希望,希望中大獎,問排隊的人為什麼願意買?很多人說:「這麼大一間百貨公司,不會呼咱了(賠)錢啦!」
消費者盲從 衝著銀行信譽買「福袋」
「這麼大一間百貨公司,不會呼咱了(賠)錢」這句話的背後,是對一家公司的高度信任,台灣大學國際企業學系主任兼所長林修葳說,「用學術的說法,就是商譽。」
連動債就像「福袋」,它是高度財務工程設計出來的產品,讓買的人多半也是霧煞煞,搞不清楚自己買了什麼,但高難度的商品,卻放在銀行的財富管理櫃台上輕易販售,散步經過銀行的民眾,走進去坐下來買就成交,買氣雖然不像百貨公司大排長龍,卻同樣賣得嚇嚇叫。
不同的是,百貨公司賣的福袋一個五百元,銀行賣的「福袋」至少一萬美元起跳;這兩年,許多人甚至把畢生的退休金、定存,八百萬、三千萬元全丟進去,但是對於連動標的是什麼?連動標的的意義何在?完全不清楚,既然如此為什麼要買?不少投資人異口同聲說:「銀行賣的東西應該很穩啦!」
衝著這份比對百貨公司還要更高度的信任,過去三年,全台灣一共賣出超過一兆元的連動債,光是今年第三季,國內所有銀行通路,總共賣出四一七億元的連動債,平均每一天,都以超過六億元的速度,源源不絕地賣到投資人手上,瘋狂熱銷的程度,僅次於共同基金,足以名列投資理財商品排行榜上第二名。
.........
掀開潘朵拉的盒子,答案很可能都不是。
「今年初,我放在銀行八百萬元的定存快到期了,銀行有人打電話來,建議我把到期的錢轉去買連動債,說連動的標的很好,即使過去九一一發生時,虧錢的機率都不致於發生,我想既然那麼穩就轉進去買,誰知道前陣子花旗銀行股價大跌,才七個多月,已經虧了快三百萬元。」說話的鍾老師眼眶泛紅,他是一位台北市立國中退休教師,而八百萬元,是他辛苦一輩子的退休金。
檢視他買的連動債,是國內很大一家財富管理銀行銷售的連動債,連動的是美林證券、諾基亞等全球五家知名公司股價,產品設計簡單地說,只要其中有一檔股價跌破三成,投資就虧損,跌越深虧越多。
他回憶說,當時行員(理專)把該產品說得像定存一樣可靠,發生虧損機率幾乎微乎其微,「就連九一一發生時,也不致虧損」,可是利率卻可以高達六、七%,至於買的到底是什麼東西?他只說,「不太確定,好像是一種債,又好像是定存,有連動股價什麼的,說真的,我也不知道。」
而鍾老師的慘痛經驗顯然不是個案,國內另一家大型財富管理銀行位在台北縣某重點分行的理專更直接告訴《今周刊》記者:「最近我們銀行連動債發得比較少,因為今年上半年很多檔連動債,不是連動美林就是花旗股價,次貸風暴波及,這二家股價都腰斬,不少連動債虧得很慘,客戶投訴也跟著暴增。」
資訊不透明 變現不易 報酬率暗藏玄機
在採訪過程中意外發現,今年以來,許多連動債虧損幅度之大,遠比基金、股市來得悽慘,很多一百元的連動債,短短半年時間,只剩下四、五十元,虧損五成以上所在多有,但因為連動債沒有掛牌,不像共同基金有透明的淨值,淨值一跌天下皆知,買到「連動地雷債」的投資人除非主動投訴,否則恐怕只能含淚無語問蒼天。
當然,投資自負盈虧責任,本屬天經地義,但如果虧損是建立在資訊的不夠透明,或是銷售過程中的刻意隱蔽商品原貌,迎合客戶需求,這個虧損,就應有被放大檢視的必要。
國內目前連動債的價格,大都一個禮拜才會更新一次,而且與基金一樣,今天提出申請贖回,是以下回更新的價格為基準,所以一個來回,時間就是兩周。時間落差拉得愈長,可能影響價格的變數愈多,對投資人愈不利。
其次,是最敏感的報酬率問題。國內連動債的設計,多半都是「先甘後苦」,第一季先有保障獲利六到八%,讓投資人領得開開心心,心裡想:「就算接下來兩年沒賺錢,也還贏過定存。」但事實恐怕未必如此。
周杏娟曾經擔任過國內某家民營銀行財富管理部門顧問,她說,要拆解連動債的報酬到底「划不划算」,有兩大主要元素,一是幣別,二是複利觀念;單是這兩道城門,恐怕足以讓市場上不少連動債束手投降。
目前國內銷售的連動債,有八成以上都是以美元計價,如果錢不拿去買連動債,改存同屬美元計價的美元定存,美元的定存利率比台幣高上許多,目前約在三.八到四%之間,和許多連動債的獲利條件相比,利差其實只有約三到四個百分點倘若再計算複利概念,以國內定存利率四%計算,六年複利是二六.五三%、八年是三六.八六%、十年就是四八.○二%,換算年利率已經將近五%,利差進一步縮小到三個百分點以內。
反觀買連動債必須額外支付的費用,包括○.五%的手續費、每年約○.二%的信託管理費,以及內含在投資金額中約四到六%不等的通路服務費(平均每年約○.五%。由於內含,許多投資人不曉得自己付了這筆費用),連動債和美元定存的差距只剩不到二個百分點,如果再把風險貼水計入,這二%不到的利差恐怕並不划算…

轉貼新聞

東京電車教學

東京坐電車買票的教學


交通一日卷種種
A.東京Metro(營團)地下鐵1日乘車券:東京Metro地下鐵全線,710円 兒童360円 http://www.tokyometro.jp/joshaken/otoku/tonai/index.html#ichinichiken
B.都電‧都バス‧都營地下鐵1日乘車券:都電荒川路面電車‧都營公車‧都營地下鐵全線,700円 http://www.kotsu.metro.tokyo.jp/bus/fare/otoku_ichinichi.html
C.地下鐵共通1日乘車券:東京Metro地下鐵全線、都營地下鐵全線,(A+B)1000円 http://www.tokyometro.jp/joshaken/otoku/tonai/index.html#kyoutsu
D.JR都區內フリーきっぷ:23區內JR線全線,730円 http://myurl.com.tw/pb92
E.東京フリーきっぷ(Tokyo Free Kippu):23區內JR線全線、營團地下鐵全線、都營地下鐵‧都電‧都營公車全線,1580円 http://www.tokyometro.jp/joshaken/otoku/tonai/index.html#tokyo_free http://myurl.com.tw/69q1
F.ゆりかもめ1日乘車券:新交通百合海鷗號全線,800円 http://www.yurikamome.co.jp/charge/com.php
G:お台場・有明ぐるりきっぷ:百合海鷗號全線再加上臨海線及隅田川線以外的水上巴士,900円 http://www.yurikamome.co.jp/topics/topicsdetail.php?ID=12 http://www.twr.co.jp/fare/sonota.html
H.JR東日本 ホリデーパス(Holiday Pass) : 2,300円(小児 1,150円) http://myurl.com.tw/d1pl 只有假日有賣 以下範圍內 JR+臨海線(りんかい線)全線+東京モノレール線都可使用利用期間: 土・休日+4月29日~5月5日、7月20日~8月31日、12月29日~1月3日
I.橫濱市營地下鐵1日乘車券:橫濱市營地下鐵、橫濱市營公車全線,830円
J.橫濱フリーきっぷ:JR根岸線(京濱東北線)橫濱~新杉田線, 東京/新橋900円,涉谷/惠比壽750円,新宿/上野1060円,池袋/中野1220円
K.シーサイドライン全線1日乘車券:橫濱新都市交通(SeaSide line)全線,650円
L.江ノ島電鐵1日乘車券:(A券)江之島電鐵全線+大船~鎌倉間の江電公車,800円 (B券)江之島電鐵全線,580円
M.多摩都市モノレール1日乘車券:多摩都市Monorail全線,850円
N.湘南モノレール1日フリーきっぷ:湘南Monorail全線,600円 前五個一日乘車券最常用

整理一下: A: 東京Metro地下鐵, 710円 兒童360円
B: 都營地下鐵, 700円
C: A+B, 地下鐵全線, 1000円
D: JR, 730円
E: A+B+D, 1580円(23區內JR線全線、東京Metro地下鐵全線、都營地下鐵‧都電‧都營公車全線)
一個以此為精神規劃的行程參考: http://blog.pixnet.net/kunghc/post/2247762 更多資料可看: 関東のフリーきっぷ (日文) http://www2s.biglobe.ne.jp/~t_aoyagi/railway/free/ JR pass
(又是Hima神的大作) 想來一點長距離的旅行用JR pass坐新幹線 把他當地鐵坐是日本給外國觀光客的最大福利歐~~~ [破解] JR PASS系列(1) -- JR簡介 http://www.ptt.cc/man/Japan_Travel/DE58/D9CF/M.1164860749.A.57A.html [破解] JR PASS系列(2) -- JR PASS 全國版 http://www.ptt.cc/man/Japan_Travel/DE58/D9CF/M.1164860818.A.CC6.html [破解] JR PASS系列(4) -- JR東日本區域 http://www.ptt.cc/man/Japan_Travel/DE58/D9CF/M.1164860749.A.D0D.html 我到底該不該買JR pass?(教你如何計算) http://www.ptt.cc/man/Japan_Travel/DE58/D9CF/M.1170989703.A.392.html 線上地圖網站 1.找路的好幫手---日本地圖 http://japanplay.blogspot.com/2007/08/blog-post_270.html 介紹 Mapion/MapFan/YAHOO MAP/Google Maps四個地圖網站 2.日本地址超好找 http://blog.pixnet.net/kunghc/post/3342596 我寫的 以yahoo map為例 教你知道地址如何看地圖找到 3.怎麼找我要去的地方在哪裡? http://blog.pixnet.net/hangotk/post/7477260 BEBE 寫的 若覺得我寫的看不懂 來看看這篇 線上預約Bus machadango大大整理的是最完整的 不過經過幾次搬家現在看不到圖 不過文字還是可以參考啦
預約巴士的旅遊廣場・
加入會員篇 http://machadango.blogspot.com/2007/05/blog-post_9578.html
預約巴士的旅遊廣場・預約篇 http://machadango.blogspot.com/2007/05/blog-post_20.html
預約巴士的旅遊廣場・付款取票篇 http://machadango.blogspot.com/2007/05/blog-post_1411.html 圖文版 http://blog.pixnet.net/kunghc/post/8368009

資料來源:背包客棧 JJ

澳洲年內利率將再提高

據澳洲廣播公司報道, ANZ銀行以前曾預計官方利率在今年內將穩定在現有的水平上,但現在卻預期儲備銀行將分別在8月份和11月份提高利率0.25%。

ANZ銀行澳洲經濟調研主管之一奧爾德(Sally Auld)稱,該行預計核心通貨膨脹率將持續惡化,並將在今年下半年達到4.9%的高峰。

「我們深信,澳洲的通脹前景已經是每況愈下。[儲備銀行]是一個以控制通貨膨脹為目標的銀行;我們認為,它[儲備銀行]不會對任何通脹上升造成的意外有半點兒姑息。為了履行其職責,進一步升息是適當的政策,顯然這對澳洲經濟中期階段來說是最有利的。」 奧爾德說。

與其它營業的大銀行相比,ANZ銀行的預期較為大膽。西太平洋銀行(Westpac)和澳洲國民銀行(National Australia Bank)均表示今年的利息將保持現狀,而聯邦銀行(Commonwealth Bank)預期利率會有一次0.25%的上調。

亞洲各國背包客分析

小弟來了這邊以後接觸了些背包客跟以往的經驗
分析的準不準就請各位同學繼續補充更詳細的分析吧~
歐美國家背包客已經開放多年~所以他們來澳洲只要肯做~
不怕找不到工作因為他們的基本語言是英文所以日常生活上的溝通.
對他們來說不成很大的問題相對之下亞洲的背包客比較起來
英文能力就比較不好一點(整體而言)但是亞洲人做事 很勤快又有效率.
(這是值得驕傲的地方)歐美等國年輕人由於從小就已經獨立自主者
為多數小至換燈泡,修水龍頭,鋤草...等等這些雖然都是小事,但是否每個人都會去做?
在亞洲的教育體系之下"萬般皆下品,維有讀書高"的觀念之下除了讀書以外,生活上的瑣事都不會去注重

日本人:他們來澳洲打工渡假的心態是
1. Holiday-->Working--->Holiday
2.Working(7~8個月)-->Studing(把所有賺的錢都拿去讀書學英文)
很少數會把錢拿回去,因為對他們來說 在澳洲賺的錢跟在日本賺的錢是差不多的與其這樣,
賺的夠用就好,然後把英文加強好,回日本對他們來說就職上有很大的競爭優勢.

韓國人:1.Working-->Working--->Working
2.Working-->Working--->Working/Holiday/Studing
幾乎大家可以感受的到有些韓國人,來的目的就是賺錢,即使英文不會幾句也沒關係賺錢比較重要.
韓國雖然GDP已經超過台灣(台灣要加油~^^ 愛台灣!!)但是這只是整體的,韓國地大,在鄉下地方,賺錢還是比不上大都市所以有很多韓國人很認真出來賺錢的 有些都來自這些地方.
香港:我認識的香港人多半都是在這邊讀書的.很少遇到香港背包客也請香港朋友提供些資料^^

台灣人:台灣人阿~這時候要先喊一下 ~~愛台灣!!接觸了分享了.
有些來的人 非常的明確自己來這邊的目的.
有些來的,還在尋找自己的人生還沒來的,如上~知道自己來做啥的比較擔心的是~
不知道自己來做什麼的好像現在大家都要去澳洲打工渡假,
自己好像不去就是跟不上流行但是人生畢竟是自己的你的未來掌握在自己的手上,
好好的創造自己的澳洲旅程.
台灣人1.Studing--->Working-->Holiday
2.Working-->Holiday--->Working--->Holiday3.Working--->Working-->Working/Holiday/Studing
4.Holiday--->Holiday/Working--->Holiday
當然這要取決在台灣的所得收入都會影響到每個人的價值觀來澳洲當然不是只有賺錢但是如果不賺錢,
如何享有HOLIDAY的感覺呢錢重不重要,每個人的觀念不一樣有的人會說:賺那麼多做什麼?夠用就好!
可是在台灣的社會狀況跟澳洲社會狀況是完全不一樣的台灣:你老了 如果兒女孝順的話,有一小筆錢,
是很棒的生活,但是反之~生活會成問題但在澳洲:老了,只要符合資格~都可以領老人年金(一個月最少也有8~900澳幣)所以~為什麼澳洲人,多半都追求生活娛樂也是有很大個關係.
離題太遠了~~^^各位看倌 ~辛苦您們的眼睛啦 呵呵!!~也歡迎大家一起補充分析感恩

JJ

2008年1月10日 星期四

澳洲打工度假簽證 資格

一般條件 您必須: ● 簽證申請與核發時,您需申處澳洲境外 ● 未曾使用打工度假簽證入境澳洲 ● 申請時年齡介於18之30歲(含)之間 (未滿31足歲)● 在計畫前往澳洲的12個月內提出申請 ● 無未成年子女(簽證申請與取得簽證時皆須符合此項條件) • 必須持有簽署澳洲打工度假計畫國家或地區之護照健康條件 所有申請人都必須符合健康方面的條件。依據個人的身體健康狀況,您可能被要求進行包含胸部X光、愛滋病病毒、B型肝炎、及/或C型肝炎檢測的身體檢查。 若滿足以上條件者,可提出澳洲打工度假簽證的申請。目前簽證有兩種的申請方式:第一種是傳統的書面申請,欲申請此種簽證的人必須備齊所需的文件、證明、費用,到簽證處現場辦理 或是 郵寄辦理。更多關於 打工度假簽證書面申請,請參考 澳大利亞商工辦事處網頁而由於電子打工度假簽證的費用較為便宜,且通常不需要準備財力證明,目前較多人選擇線上申請打工度假簽證。欲申請電子打工度假,請先連結至 澳洲移民局 Working Holiday Visa 網頁